
“当下热播的观察类真人秀以何种模式呈现,其热度又将持续多久?”
《心动的信号》在演播室嘉宾的选择上突出多样性
观察类真人秀俨然成为今年上半年中国综艺市场的一匹黑马。《我家那小子》《妻子的浪漫旅行》《心动的信号》等一批“第一现场真人秀+第二现场‘看戏’”的观察类真人秀收获了不俗的流量和口碑,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从户外竞技真人秀,到去年流行开来的“慢综艺”,及至这拨观察类真人秀的热度又将持续多久?这种新的节目类型是否也预示着国内真人秀正在向下一阶段演变?这些问题都颇受业界关注。
切入社会话题
《我家那小子》聚焦母亲与独居儿子的关系,《妻子的浪漫旅行》探讨夫妻关系,《心动的信号》则从当下年轻人的恋爱社交关系切入……多档当红观察类真人秀都选择将某一社会话题与人际关系作为节目的立意方向。
《我家那小子》的创意来自导演陈歆宇和团队的一次旅行。去年,他们制作完成《亲爱的·客栈》之后一同赴日旅游,在旅途中大家闲聊起当下年轻人特别是独居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该话题引发了团队成员颇多共鸣,陈歆宇遂决定将其综艺化。
《心动的信号》监制、企鹅影视天相工作室副总经理邱越表示,希望该节目能够呈现出男女生之间最真实的交往方式,展现现代青年人爱情观的丰富多样。8位素人嘉宾的合宿生活为观察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提供了一面镜子。
“《妻子的浪漫旅行》和《爸爸去哪儿》受到观众的喜爱,得益于节目背后的强大题材,它们既涵盖了社会痛点和广谱情绪,也切中了新时代的审美和语境。”《妻子的浪漫旅行》导演吴梦知公开表示。
无论聚焦的是“独居青年”“夫妻关系”,还是“年轻人的社交恋爱方式”,观察类真人秀更多是“当下”的产物,观照的是时代话题。节目呈现的“真实感”,让荧屏前的观众得以反观自身、自然代入,也让这些节目一开播就掀起颇多话题讨论。
另一种观察视角
所谓观察类真人秀,观察什么?谁在观察?这是该类型节目涉及的两个关键问题。如果说,节目的真人秀部分是基于时代议题下呈现的微观生活模本,演播室录制部分则为节目加入了另一视角,成为“第二观察现场”。
纵观当下涌现的观察类真人秀,整体可以分为两种观察视角与关系。《我家那小子》和《妻子的浪漫旅行》是“熟人观察”,两档节目分别请到真人秀嘉宾的母亲和丈夫,到演播室观察儿子、妻子在真人秀中呈现的状态。他们在观察亲近人生活的同时,也会分享一些嘉宾不为人知的趣事。
《心动的信号》则属于“陌生人观察”,朱亚文、张雨绮、姜思达、官鸿、杨超越和心理学专家姜振宇进驻演播室,对素人嘉宾的表现进行反向观察。芒果TV推出的《真心大冒险》的第二观察现场邀请应采儿、欧弟对素人嘉宾关系演变进行分析推理。这些明星嘉宾组成的“陌生人”观察团,除了根据真人秀部分给出反应,还会潜心观察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判断未来走向,并带动观众参与其中。
“这种视角转换可以让观众更有现场感及代入感。”乐正传媒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彭侃告诉《综艺报》。在他看来,观察类真人秀满足了人们窥探他人生活的一种心理,带着观众“明目张胆地窥伺”。第二观察现场的嘉宾视角不仅与观众视角趋同,嘉宾的观察行为也成为观众观察的内容。彭侃表示,这类节目在属性上算是一种混合形态,外拍部分依旧是前些年流行的旅行真人秀、恋爱真人秀,增加的演播室观察部分,则让节目的模式感更强,结构更趋稳定。
选角是关键
在彭侃看来,观察类真人秀制作上的最大难点在于选角。“这类节目要带着观众去观察他人的生活,嘉宾本身的表现力成为节目的最大看点。”一个典型案例便是韩国版《Heart Signal》第一、二季不同的市场反馈:前者反响平平,后者收视率却连续走高,不仅成为话题综艺,其热度也蔓延至中国。在彭侃看来,《Heart Signal》第二季的成功得益于更具个性和辨识度的素人选择。
素人嘉宾的选择也成为中国版《心动的信号》制作上的一大难点。邱越介绍,“我们从4300多位报名者中遴选了8位素人嘉宾,他们各自具备相当的典型性。节目组选人的一大线索是分行业找人,以保证嘉宾阶层和背景的多样性。”
邱越告诉《综艺报》,节目的女嘉宾之一胡金铭是导演组在咖啡馆发现的。“她当时在玩桌游,有两位男生对她表现出了明显好感,她都能非常自如地和他们在不同的状态下进行交流,彼此都不觉得尴尬,这说明她的社交能力很强。”而另外一位女嘉宾向天歌则是节目组偶然在被pass掉的一位男嘉宾的朋友圈发现的。
“这类节目要营造真实感,就要捕捉嘉宾身上真实、质朴的一面。但素人嘉宾又不能太‘素’,否则会缺乏节目效果,这当中的平衡点很难把握。”彭侃分析。除了真人秀嘉宾,演播室嘉宾的选择同样关键。“观察类真人秀是‘真人秀+脱口秀’的形态,演播室嘉宾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也很重要。”
邱越介绍,《心动的信号》在演播室嘉宾的选择上也突出了多样性。“我们需要一两个特别有经验的嘉宾,由他们的经验来指导判断。目前的嘉宾构成中,朱亚文和张雨绮称得上是经验担当,他们二人私底下也会讨论很多类似话题,洞察力非常强,也非常默契;杨超越讲话直接,第六感准确;官鸿非常关注细节,现场录制时他一直使用纸笔记录,所有的判断都依据理性分析得出;心理学家姜振宇则会提供很多理论支撑,专业度最高;姜思达则一定程度上承担了主持人的角色,适当推进节目进程,把控整体节奏。”
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观众对于内容的丰富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观察类真人秀所要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节目的续航能力。如果说只是在相对固定的场景中去观察这些嘉宾的生活,那节目本身到底能延展多少内容?这是存疑的。”彭侃说道。当下观察类真人秀的扎堆,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就像潮汐,一波浪潮过后还会有新的一波,不同浪潮之间可能还会交叉融合形成新的浪潮,电视节目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发展的。”
国外观察类真人秀
中国观察类真人秀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日韩同类节目的带动。日韩之外,欧美市场也出现了一批观察类真人秀,并增加了直播元素;日韩观察类真人秀则在夫妻生活、亲子关系之后,将视角转向了职场关系等新的方向。
美国综艺节目《约会直播秀》让观众以上帝视角实时观看正在全美各地进行的多路约会过程。从开始的见面,到约会结局,所有的情节都会呈现在观众面前。演播室内则邀请了3位明星嘉宾,包括1位主持人、1位评论员和1位情感专家,他们将在访谈区内对各地的约会进行实时评论。
《全知干预视角》是韩国MBC电视台推出的一档明星日常生活观察节目。去年11月试播,今年3月成为正式节目。这档接受明星经纪人“举报”后观察明星日常的节目,聚焦明星与经纪人这一特殊的职场关系。
《网线生活》是JTBC今年夏天推出的一档综艺节目,意在观察年轻一代的理想职业生活。节目邀请了游戏玩家、美妆博主、吃播博主等嘉宾,记录他们不为人知的生活。
《我家的熊孩子》由SBS电视台于2016年7月推出。主持人每周会与参演节目的单身男艺人的母亲,在播报室以观察者的身份,通过拍摄得来的日常生活片段,认真观察单身儿子的生活状况,并让每位母亲表达对儿子的心情。
注:以上节目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争议|周迅的“少女脸”,怎么不灵了?
观察类综艺的春天,要来了?!
微信
电话
备案号: 沪ICP备2024080451号